2013/11/18
家長的飲食習慣,會直接影響小孩的健康,許多調查都發現,體重或身體質量指數(BMI)超標的小朋有越來越多,再進一步調查發現,他們的家長大多也同樣過重,追查下得知,父母喜好會影響準備的菜餚,多油、多脂、高鹽的飲食方式,會養成孩子不健康的習慣,當孩子成年時,也會伴隨著慢性病高風險。
健康飲食習慣由父母親養成康乃爾大學研究發現,父母的話語與習慣,對小孩的影響相當深遠,注重飲食健康的爸媽,平時就會選擇健康食材,減少外食機會,所以家族成員的體重與BMI大多都在標準範圍,不過飲食習慣不良的父母,因為自己喜愛,會鼓勵孩子多吃高熱量食物,讓他們養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身體健康條件慢慢變差。
一代學習一代
家長的言詞對孩子影響相當深遠,平時多加提醒,就能讓小孩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尤其父母注重健康,孩子同樣會檢視自己身體,減少生病機會,成年之後就不容易有不健康習慣,再下一代之同樣也會學習到健康的習慣,整個家族的慢性病罹患機率就都能降低。
國內專家意見
內湖國泰診所張斯蘭表示,許多國內外的研究都證實,家長是影響小孩養成飲食習慣的關鍵,尤其母親的飲食習慣,是孩子口味喜好的依據,因為在家烹煮食物大多是女性,此外,台灣許多隔代教養的祖孫,因為老年人較愛吃肥肉,孩子每餐跟著一起吃,很可能動物油脂攝取過多,體重就逐漸超標。
要讓孩子更健康,就要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減少外食機會,多用新鮮蔬果代替肉類攝取,以往習慣吃大塊肥肉,可以用炒肉絲料理代替,減少肉類攝取量,少用油炸、煎等高油的烹調方式,多以水煮、清蒸、少油快炒的烹調方式,飯後點心最好選擇天然食材,如少糖的紅豆湯、綠豆湯。
很多家長都有共同困擾,孩子不愛吃青菜只吃肉,其實家長養成的習慣,小孩逐漸可以咀嚼固體食物後,不論祖父母或爸媽,都會鼓勵多吃肉,認為比較營養,當孩子習慣養成,往後的每餐就一定要有肉,但可以不吃青菜,對健康反而沒有任何好處,父母親應該近早養成孩子吃蔬菜的習慣。
(記者陳敬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