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民眾怕胖不敢碰米食,農糧署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中長榮桂冠酒店合作,推出低卡米食料理,打破迷思。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文元說,減肥重點在攝取分量與熱量是否控制得宜,吃米飯一樣可以享「瘦」。
農糧署副署長陳建斌說,台灣人每年購買的糙米量約為46公斤,較10年前少10公斤,相對的鄰國日本維持在56公斤,主要與國人飲食西化,加上不少人為減肥不敢碰米食,農糧署為推廣米食文化,與醫院、飯店合作,破除吃飯會胖的迷思,並且研發米仔條,預計3月底量產。
台中長榮桂冠酒店主廚白宜平示範5道米食料理,分別為什錦野菇飯、荷葉雜糧飯、五榖臘味鬆、紫米奶酪、紫米紅豆湯。白宜平說,所有食材全取材道地台灣米,多搭配蔬果或運用食材特有味道提味,例如五榖辣味鬆除了放很多蔬菜,並且以臘腸及肝腸提鮮,一份熱量控制在143.3卡。
營養師吳素珍說,女性成人一餐宜攝取量500卡,吃進一份荷葉雜糧飯,比起1.5片披薩就超過500卡,既容易有飽足感,熱量又不會超標。
醫師林文元說,很多人怕胖不敢吃米飯,連水果都忌口,其實減肥什麼都可以吃,重點在於飲食均衡,注意攝取的分量與熱量是否控制得宜,米飯其實並沒有原罪。
他指出,西化飲食固然提供多元選擇,但隱藏的熱量卻不容小覷。很多人在減肥期間,刻意避開米飯,改以其他碳水化合物當主食,像是薯條、麵包、披薩等,不料體重竟然往上飆,反而不少減肥者配合低卡的米飯飲食,一樣可以控制體重。
林文元說,若能控制熱量,每天少500卡,一個月減2公斤。另外,搭配持續運動也很重要,首先要從養成運動習慣開始,不習慣運動者不妨在第一周先以緩和的運動,先動起來,然後第二周再進入快走至少半小時,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頻率,才能達到減肥效果。
【2013/03/11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