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叔霖 2014/01/09
代謝症候群並不是一個特定的疾病,這種症後群代表的是一個常見的病態現象,也就是血糖、血壓、血脂、腰圍等異常的統稱,患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表示其健康已經開始亮紅燈,通常這類型民眾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相對較正常民眾來的高,其死亡率也是正常人的一‧五至二‧五倍,也因此,民眾不得不慎重以對。
專家看法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翁瑄甫表示,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翁瑄甫表示,代謝症候群顯示一個人的健康出了問題,通常可從五種危險因子發現蹤跡,只要民眾包含其中三個或三個以上者就代表患有代謝症候群。
根據調查發現,十五歲以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為百分之十五左右,其中,女性族群約為百分之十三‧八左右,男性族群約為百分之十六‧九左右,而且常常隨年齡增加而提高,男性族群的盛行率相對較高於女性族群。
五種危險因子
第一,腹部肥胖,也就是男性腰圍在九十公分以上、女性腰圍在八十公分以上。
第二,高血糖,亦即空腹血糖值在一百毫克/百毫升以上。
第三,高血壓,也就是收縮血壓在一百三十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張血壓在八十五毫米汞柱以上。
第四,高三酸甘油酯血症,亦即達到一百五十毫克/百毫升以上。
第五,偏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男性低於四十毫克/百毫升、女性低於五十毫克/百毫升。
注意事項
腹部肥胖就是俗稱的中廣型肥胖、蘋果型肥胖,這種肥胖通常會有內臟脂肪增加的情形,進而導致產生許多慢性代謝疾病,甚至於各種併發症。也因此,代謝症候群的肥胖危險因子就是採用腰圍來定義腹部肥胖。
如何防範代謝症候群
預防勝於治療,要預防代謝症候群首重改變生活型態,民眾可以先從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標準體重開始做起。飲食方面,建議飲食習慣應維持低鹽、低糖、低油、高纖的基本原則,民眾可以多吃蔬菜、適量攝取水果,同時避免吃太多加工類、油炸類食物。
另外,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建議民眾每天都要盡量做到半個鐘頭的中強度體能運動,這類型運動項目包括騎自行車、爬樓梯、快走、爬山等運動皆是。此外,還要維持理想的體重,體重不可以過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